儿童病毒性发烧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皮肤发红、呼吸加快等症状。病毒性发烧通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表现。建议家长密切观察患儿状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体温升高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表现为体温超过37.5摄氏度,可能持续数日。发热时患儿可能出现面部潮红、手脚发烫,部分会出现寒战。家长应使用体温计定时监测,避免过度包裹衣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考虑物理降温,但须避免酒精擦浴等不当方式。
2、精神萎靡患儿常表现为活动减少、嗜睡或烦躁不安,与病毒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部分病毒如流感病毒可能引起明显乏力,幼儿可能出现哭闹增多但精力下降的情况。家长需保持环境安静,提供适量温水,观察意识状态变化。
3、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受抑制是常见伴随症状,婴幼儿可能出现拒奶、年长儿童进食量减少。轮状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时尤为明显。可少量多次给予米汤、粥类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强迫进食。若持续24小时以上未进食或出现尿量减少需就医。
4、皮肤改变部分患儿会出现面部或躯干部位皮肤潮红,手足心发热。某些病毒感染如幼儿急疹可能在退热后出现玫瑰色斑丘疹。家长应注意区分病毒疹与药物过敏反应,避免擅自使用外用药物。出现瘀点瘀斑等出血性皮疹需立即就诊。
5、呼吸系统症状呼吸道病毒感染常伴随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腺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咽痛、结膜充血。婴幼儿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增快,但无胸凹陷等呼吸困难表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抬高床头有助于缓解症状。出现喘息或呼吸急促需警惕并发症。
病毒性发热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维持室内温度在24-26摄氏度,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适量补充苹果泥、米粥等食物。注意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变化,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若发热超过72小时无缓解,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前往儿科急诊。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需注意病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