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增长、家族遗传、高脂饮食、激素水平异常和慢性炎症。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增加患病风险。
1、年龄增长:
前列腺癌发病率随年龄显著上升,50岁以上男性风险明显增加。细胞衰老导致DNA修复能力下降,长期累积的基因突变可能诱发癌变。建议50岁后每年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
2、家族遗传:
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会使风险提高2-3倍。BRCA1/2基因突变与侵袭性前列腺癌密切相关。存在家族史者应提前至45岁开始定期检查,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
3、高脂饮食:
长期摄入红肉和乳制品可能通过促进炎症反应增加风险。动物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会刺激雄激素分泌,而高温烹饪产生的杂环胺具有致癌性。建议增加西红柿、西兰花等富含番茄红素和硫苷的蔬菜摄入。
4、激素水平异常:
双氢睾酮等雄激素过度活跃会刺激前列腺细胞增殖。5α-还原酶抑制剂可通过降低活性雄激素水平预防癌变,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肥胖患者脂肪组织产生的雌激素也可能打破激素平衡。
5、慢性炎症:
反复前列腺炎造成的组织损伤会加速细胞异常增生。炎症微环境中的活性氧自由基可诱导基因突变,同时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能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及时治疗尿路感染有助于降低风险。
保持规律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激素水平,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限制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25克。补充维生素E和硒等抗氧化剂需谨慎,过量可能产生反效果。注意观察排尿异常、骨盆疼痛等早期症状,及时就医排查。5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进行直肠指检和PSA联合筛查,高风险人群可考虑多参数磁共振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