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痛通常在卵子排出前1-2天开始,持续至排卵后12-24小时消失。排卵痛与卵泡破裂释放卵子的过程相关,多数表现为单侧下腹隐痛或胀痛。
排卵痛是卵泡成熟后破裂释放卵子的生理现象。卵泡发育过程中会逐渐增大并贴近卵巢表面,在黄体生成素峰值的刺激下,卵泡壁变薄并破裂。这一过程可能牵拉卵巢周围组织或刺激腹膜,引发短暂疼痛。疼痛通常出现在月经周期的中间阶段,即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对于月经周期28天的女性,排卵痛多发生在第12-16天。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能伴随透明拉丝状宫颈黏液增多或轻微阴道点滴出血。部分女性还会出现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伴随症状。监测基础体温可发现排卵后体温上升0.3-0.5摄氏度,持续至月经来潮前。超声检查能直观观察到卵泡发育及排卵后的黄体形成。
若排卵痛持续时间超过3天或疼痛剧烈影响日常生活,需警惕卵巢囊肿破裂、盆腔炎等病理情况。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出现加重的排卵期疼痛,疼痛范围可能扩散至腰骶部或大腿内侧。部分女性在排卵期还会出现恶心、头痛等不适。记录疼痛特点、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判断是否为生理性排卵痛。对于反复严重排卵痛的女性,医生可能建议通过超声监测排卵或检查激素水平,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
排卵期可适当热敷下腹部缓解不适,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镁有助于调节激素平衡。若疼痛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干扰正常排卵周期。计划妊娠的女性可通过观察宫颈黏液变化或使用排卵试纸辅助判断排卵时间。若排卵痛伴随异常阴道出血、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生殖系统感染或其他妇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