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多数患者可通过规范治疗完全康复,康复概率主要与病因类型、治疗时机、基础疾病控制、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1、病因类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通过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治疗,80%以上儿童和60%成人可痊愈;继发于肝硬化等慢性病的血小板减少需先控制原发病。
2、治疗时机发病3个月内接受规范治疗者预后较好,慢性病程超过12个月者可能需长期药物维持,建议确诊后立即血液科就诊。
3、基础疾病合并自身免疫疾病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单纯药物诱发者停药后多可自行恢复。
4、个体差异儿童急性患者康复率显著高于成人;老年患者或存在基因突变者可能需靶向药物或脾切除术等二线治疗。
康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艾曲泊帕、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促血小板生成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