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和手足口病是两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区别体现在病原体、症状表现、发病人群及并发症等方面。
1、病原体不同: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属于疱疹病毒科;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或柯萨奇病毒A16型等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两种病毒在传播途径上均以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但病毒种类差异决定了疾病特性不同。
2、皮疹特征差异:
水痘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多见于躯干和头面部,初期为红色斑疹,迅速发展为透明水疱,后期结痂且新旧皮疹共存;手足口病皮疹则集中在手、足、口腔等部位,表现为小型疱疹或溃疡,周围有红晕,臀部也可能出现皮疹。
3、伴随症状区别:
水痘常伴明显发热,体温可达38-39℃,瘙痒感显著;手足口病发热程度相对较轻,口腔溃疡会导致进食疼痛,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流涎拒食。重症手足口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抖动。
4、发病人群特点:
水痘好发于未接种疫苗的儿童,成人感染症状更重;手足口病主要侵袭5岁以下幼儿,3岁以下婴幼儿更易出现重症。两种疾病痊愈后均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但水痘病毒会潜伏在神经节可能引起带状疱疹。
5、并发症差异:
水痘可能并发皮肤感染、肺炎或脑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可引发脑干脑炎、肺水肿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疫苗接种是有效预防手段,水痘疫苗需接种2剂,手足口病EV71疫苗适用于6月龄至5岁儿童。
患病期间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皮疹。水痘患者应隔离至全部皮疹结痂,手足口病患儿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口腔溃疡可使用吸管进食。两种疾病均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持续高热、嗜睡、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促进皮肤修复,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皮疹摩擦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