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方法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
1、临床表现是诊断的重要依据。患者常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和活动受限。疼痛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晨僵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2、影像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可显示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等特征性改变。MRI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软骨、半月板和韧带等软组织的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3、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疾病。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关节液分析可帮助鉴别感染性关节炎和痛风性关节炎。
4、药物治疗是缓解症状的主要手段。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可减轻疼痛和炎症。软骨保护剂如硫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可延缓软骨退化。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或糖皮质激素可改善关节功能。
5、物理治疗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热敷、超声波、电疗等可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可增强关节稳定性和活动能力。支具或拐杖使用可减轻关节负荷。
6、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病例。关节镜手术可清理关节腔、修复软骨损伤。截骨术可矫正关节畸形、改善力线。人工关节置换术可彻底解决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适用于终末期患者。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治疗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物理或手术方法,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定期随访和生活方式调整也是长期管理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