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疼痛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关节腔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膝盖疼痛通常由运动损伤、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韧带损伤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急性期需减少膝关节负重活动,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动作。使用拐杖辅助行走可减轻关节压力,夜间睡眠时在膝下垫软枕保持轻度屈曲位。制动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长期制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
2、物理治疗急性期48小时后可进行冰敷,每次15分钟。慢性期采用热敷、超声波或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膝关节稳定性训练包括直腿抬高、靠墙静蹲等动作,需在康复师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
3、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可缓解疼痛和炎症,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有助于软骨修复。急性痛风发作时可使用秋水仙碱片,类风湿关节炎需联合甲氨蝶呤片等抗风湿药物。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4、关节腔注射对于顽固性疼痛或关节积液,可采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改善润滑功能,糖皮质激素注射每年不超过3次。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对早期软骨损伤有修复作用,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5、手术治疗关节镜手术适用于半月板损伤修整或游离体取出,膝关节置换术用于终末期骨关节炎。前交叉韧带断裂需行韧带重建术,术后需系统康复训练。微创手术创伤小但仍有感染、血栓等风险。
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每减轻1公斤体重可降低膝关节4倍负荷。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爬山、跳跃等动作。饮食中增加奶制品、深海鱼类补充钙和维生素D,必要时使用护膝提供外部支撑。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有关节变形、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