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性肝硬化是一种由长期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肝脏弥漫性纤维化疾病,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血吸虫病。
1、病因病毒性肝炎是主要病因,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导致肝细胞反复坏死再生,最终形成假小叶结构。酒精性肝病因乙醇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肝细胞线粒体,长期酗酒会加速纤维化进程。
2、病理肝脏出现假小叶形成和纤维间隔增生,门静脉分支受压变形。肝窦毛细血管化导致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引发门脉高压三联征。
3、症状代偿期可仅表现为乏力腹胀,失代偿期出现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肝性脑病。皮肤可见蜘蛛痣和肝掌等特征性表现。
4、治疗针对病因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护肝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并发症治疗需使用普萘洛尔降低门脉压力。终末期需考虑肝移植手术。
患者应严格戒酒并低盐饮食,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和胃镜检查,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