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低血糖可通过监测血糖值、观察典型症状及结合病史综合评估。低血糖通常表现为出汗、心悸、饥饿感、颤抖等自主神经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
血糖监测是判断低血糖最直接的方法。便携式血糖仪可快速检测指尖血血糖值,成人血糖低于2.8毫摩尔每升或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毫摩尔每升即可诊断。但需注意血糖仪需定期校准,采血时避免挤压手指影响结果准确性。典型自主神经症状包括突发冷汗、面色苍白、手抖、心慌等,这些症状常在血糖快速下降时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如注意力涣散、视物模糊、行为异常等提示血糖持续降低,可能发展为抽搐或昏迷。餐后数小时或剧烈运动后出现的症状更需警惕。
部分人群可能出现非典型表现。老年人低血糖可能仅表现为嗜睡或言语不清,易被误认为脑卒中。长期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可能缺乏预警症状,直接出现严重低血糖。婴幼儿表现为拒食、哭闹不安或肌张力低下。特殊情况下如胰岛素瘤患者,空腹发作伴 Whipple 三联征是重要诊断依据。某些药物如磺脲类降糖药、水杨酸盐等也可诱发低血糖反应。
建议有低血糖风险者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出现症状时立即进食15-20克葡萄糖并复测血糖。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若反复出现不明原因低血糖,需完善胰岛素、C肽等检测排除胰岛素瘤。糖尿病患者应规范监测血糖,避免过量使用降糖药物或空腹运动。夜间低血糖高风险者可睡前加测血糖或调整胰岛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