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70岁老年人的血糖标准空腹应在5.6-7.0 mmol/L,餐后2小时应在7.8-10.0 mmol/L,略宽于一般成年人。老年人血糖控制目标放宽主要因其低血糖风险高、药物代谢能力下降等因素,需个体化调整。具体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达到目标。
1、老年人群血糖标准放宽的原因。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胰岛素分泌能力和敏感性降低,同时多伴有其他慢性疾病,药物代谢能力减弱,导致血糖波动大、低血糖风险增高。过于严格的血糖控制反而会增加低血糖引发的跌倒、昏迷等风险,因此需适当放宽标准。
2、生活方式干预是老年人血糖管理的基础。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等。坚持适量运动,如每天步行30分钟,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监测血糖,了解饮食、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及时调整生活习惯。
3、药物治疗需谨慎选择。二甲双胍是首选药物,可降低肝脏糖异生,改善胰岛素抵抗。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副作用小,低血糖风险低,适合老年人使用。胰岛素治疗需从小剂量开始,避免低血糖发生。
4、定期监测和随访至关重要。老年人应每月监测血糖,包括空腹、餐后和睡前血糖。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定期到医院随访,由医生根据血糖波动、合并症等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人血糖管理需个体化,在安全范围内适当放宽控制目标。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合理用药、定期监测,既可避免高血糖带来的慢性并发症,又能降低低血糖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家属应关注老年人的血糖变化,协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必要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