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是指肾脏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通常表现为血肌酐升高或尿量减少,需及时干预以避免严重后果。治疗包括病因治疗、支持治疗,预防措施以控制基础疾病为主。
1 急性肾损伤的常见原因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肾前性因素主要是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如严重脱水、失血、心功能不全等;肾性因素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肾后性因素则是指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等。这些原因导致肾脏无法正常过滤血液,毒素积聚,电解质紊乱。
2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是关键指标,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蛋白尿、血尿等异常。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有助于明确病因,特别是肾后性梗阻。
3 治疗急性肾损伤需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肾前性因素需补液、纠正血容量不足,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肾性因素需治疗原发病,如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肾后性因素需解除梗阻,如手术取石、放置导尿管。支持治疗包括控制血压、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进行透析。
4 预防急性肾损伤的关键在于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长时间脱水。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并治疗潜在肾脏疾病。
急性肾损伤是肾脏功能的急性恶化,及时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病因治疗、支持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急性肾损伤的发生,保护肾脏功能,避免进展为慢性肾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