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伤的护理需结合药物治疗、饮食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药物是常用药物,饮食上应低盐低蛋白,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病情。
1、药物治疗是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伤的核心护理手段。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抑制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可调节免疫系统,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或肝素可预防血栓形成。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监测药物副作用。
2、饮食管理对肾脏保护至关重要。低盐饮食可减轻肾脏负担,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低蛋白饮食可减少氮质代谢产物,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蛋、瘦肉,避免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保持水分摄入平衡。
3、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改善病情。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可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减少对血管的损害。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感染可能加重病情。
4、心理护理不容忽视。患者可能因病情反复或长期治疗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家属应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缓解心理压力。
5、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如出现血尿、蛋白尿加重或肾功能恶化,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长期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延缓疾病进展。
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伤的护理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管理,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随访监测病情,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缓肾功能恶化,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家属和社会的支持对患者的康复也起着重要作用,应共同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