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发作时通常不会直接导致心肌细胞坏死,但若进展为心肌梗死则会出现心肌细胞坏死。心绞痛主要因冠状动脉暂时性供血不足引发心肌缺血缺氧,而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持续闭塞导致心肌持续性缺血坏死。
典型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心肌细胞处于可逆性缺血状态。冠状动脉血流在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恢复,心肌细胞代谢异常能完全逆转。此时心肌酶谱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通常不会升高,心电图可能仅显示暂时性ST段压低或T波倒置,这些改变在症状缓解后可恢复正常。
当心绞痛进展为不稳定型时,冠状动脉内斑块出现破裂或血栓形成,心肌缺血程度加重但仍未完全阻断血流。此时若未及时干预,部分患者可能发生小范围心肌坏死,表现为微梗死,血液中心肌损伤标志物可能出现轻度升高。这种情况属于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过渡状态。
若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且持续超过20-30分钟,则会导致透壁性心肌梗死,心肌细胞发生不可逆坏死。坏死区域会出现炎症细胞浸润、肌纤维溶解等病理改变,血液中心肌酶显著升高,心电图呈现ST段抬高及病理性Q波形成。这种损伤需通过血运重建治疗挽救濒死心肌。
预防心肌细胞坏死需积极控制心绞痛危险因素,包括规律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若疼痛持续超过15分钟或含药无效,须警惕心肌梗死可能,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日常应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并定期复查冠状动脉CT或造影评估血管病变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