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需要注意休息、预防感染、观察出血情况、调整饮食、避免同房等事项。流产后的护理主要有保持外阴清洁、合理补充营养、适度活动、定期复查、心理疏导等方面。
1、休息流产后身体较为虚弱,需要充分休息。建议卧床休息几天,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休息有助于子宫恢复,减少出血量。工作强度大的女性可适当延长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影响身体康复。
2、预防感染流产后子宫内膜存在创面,容易发生感染。需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术后一个月内禁止盆浴、游泳,避免细菌侵入。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3、观察出血流产后会有阴道出血,一般持续一周左右。出血量应逐渐减少,颜色由鲜红转为暗红。若出血超过月经量、持续两周以上或伴有血块、异味,可能提示宫腔残留或感染,需及时就诊。医生可能会使用益母草颗粒、新生化颗粒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
4、调整饮食流产后应加强营养补充,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等。适量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铁吸收。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酒。可适当食用红枣、枸杞等具有补血功效的食材。
5、避免同房流产后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以免引发感染或再次怀孕。子宫内膜完全修复需要时间,过早同房可能导致出血增多或盆腔炎症。建议在医生确认子宫恢复良好后再恢复性生活,同时做好避孕措施。
流产后身体恢复期间,除上述注意事项外,还需关注心理状态。部分女性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可通过与家人沟通、听音乐等方式缓解。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术后两周需复查B超了解子宫恢复情况。如出现异常腹痛、持续发热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合理搭配膳食,可适量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摄入,帮助身体尽快康复。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根据必要时可服用益母草膏等中成药调理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