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引起视力下降可能与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缺血、黄斑水肿、玻璃体积血、眼动脉硬化等因素有关。
1、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硬化,造成视网膜缺血缺氧。眼底检查可见动脉变细、动静脉交叉压迫,严重时出现火焰状出血和棉絮斑。控制血压是治疗关键,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2、视神经缺血:
高血压引起的后睫状动脉供血不足可导致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表现为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视野缺损。需通过视野检查和眼底荧光造影确诊,治疗需积极控制血压并改善微循环。
3、黄斑水肿: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累及黄斑区时,可引起黄斑囊样水肿。患者出现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明确诊断,除降压治疗外,可能需要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4、玻璃体积血:
严重高血压可能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这些脆弱血管破裂会造成玻璃体积血。患者突然出现飞蚊症或视力骤降,需通过眼部B超检查确诊,必要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5、眼动脉硬化:
长期高血压加速眼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眼部血流灌注不足。表现为渐进性视力减退,可能伴随眼痛。颈动脉超声和眼血流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需系统控制血压血脂。
高血压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食用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严格监测血压并规律用药,每半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出现视力变化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调整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