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皮肤出现疼痛性疙瘩可能与卫生巾过敏、局部感染、毛囊炎或外阴湿疹有关,可通过更换卫生巾材质、局部清洁消毒、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 更换材质使用无荧光剂、纯棉表层的卫生巾,避免含香精或合成纤维产品。过敏反应通常伴随瘙痒和红斑,需立即停用致敏产品。
2. 清洁消毒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2次,必要时可选用苯扎氯铵溶液稀释冲洗。局部感染可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引起,表现为红肿热痛。
3. 药物治疗细菌性毛囊炎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外用制剂,真菌感染需联苯苄唑乳膏,湿疹皮炎建议使用氢化可的松软膏。
4. 就医指征若疙瘩持续增大、化脓或伴发热,需排除前庭大腺囊肿等妇科疾病,及时至皮肤科或妇科就诊。
月经期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穿着透气棉质内裤,避免抓挠刺激皮损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