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手腕骨折后,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避免僵硬和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包括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力量训练和功能性训练,需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1、被动活动:在骨折愈合初期,关节可能因固定而僵硬,被动活动有助于防止关节粘连。治疗师会帮助患者进行轻柔的腕关节屈伸、旋转等动作,逐渐增加活动范围。患者也可在家中使用热敷或温水浸泡,放松肌肉后进行被动活动。
2、主动活动:当骨折愈合到一定程度,患者可开始主动活动腕关节。从简单的屈伸动作开始,逐渐增加旋转和侧向活动。每天进行多次短时间的练习,避免过度用力。可使用弹力带或小哑铃辅助训练,增加活动难度。
3、力量训练:骨折愈合后,需进行力量训练以恢复肌肉功能。从轻量级开始,逐渐增加重量。常见训练包括握力练习、腕屈伸练习和旋前旋后练习。可使用握力器、哑铃或弹力带进行训练,每周2-3次,每次15-20分钟。
4、功能性训练:康复后期,需进行功能性训练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包括抓握、捏取、扭转等动作,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可使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进行练习,如抓握球、捏取小物件等。逐渐增加难度,直至完全恢复功能。
手腕骨折后的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早或过度活动导致二次损伤。训练过程中如出现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定期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训练计划。坚持康复训练,可有效恢复手腕功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