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肺积水可通过利尿治疗、胸腔穿刺引流、抗感染治疗、病因治疗、氧疗等方式缓解。肺积水通常由心力衰竭、肺炎、恶性肿瘤、结核性胸膜炎、低蛋白血症等原因引起。
1、利尿治疗轻度肺积水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等利尿药物,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水分。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发挥作用,适用于心源性或肾源性肺积水。用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水平,防止出现低钾血症。
2、胸腔穿刺引流中大量肺积水需进行胸腔穿刺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或猪尾导管引流积液。操作需在超声定位下进行,单次引流量不宜超过1000毫升。引流后可向胸腔内注射注射用顺铂、注射用白介素-2等药物控制恶性积液增长。
3、抗感染治疗感染性肺积水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结核性胸膜炎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疗程通常需6-9个月。
4、病因治疗心力衰竭患者需使用地高辛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改善心功能。恶性肿瘤患者可考虑化疗或靶向治疗,如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吉非替尼片。低蛋白血症需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5、氧疗合并呼吸困难的患者需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控制在2-5升/分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采用低浓度持续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严重呼吸衰竭需考虑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
老年肺积水患者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建议采取半卧位休息,定期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康复期可进行呼吸操训练,如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复诊,长期服用利尿剂者需每月复查电解质和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