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可通过定期眼科检查、控制基础疾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用眼卫生、及时治疗眼部疾病等方式预防。视网膜脱落可能与高度近视、眼部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遗传因素等有关。
1、定期眼科检查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散瞳眼底检查,尤其600度以上高度近视者需缩短至每半年一次。检查可早期发现视网膜裂孔或变性区,通过激光封闭预防脱落。40岁以上人群应增加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项目筛查黄斑病变。
2、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维持血压低于140/90mmHg。血糖血压波动会加速视网膜血管病变,增加渗出性脱落风险。肾病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也需规范治疗。
3、避免剧烈运动高度近视者应规避跳水、蹦极、拳击等对冲性运动,过山车等高速项目可能因惯性导致玻璃体牵拉视网膜。日常避免突然低头搬重物,咳嗽呕吐时需控制力度。
4、注意用眼卫生连续用眼40分钟需休息5分钟,夜间使用电子设备时开启护眼模式。强光环境下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游泳时选择密封性好的护目镜。隐形眼镜佩戴者须严格遵循清洁流程。
5、及时治疗眼部疾病飞蚊症突然加重或闪光感持续出现时,需24小时内就诊排除视网膜裂孔。葡萄膜炎患者应规范使用激素控制炎症,白内障成熟前手术可减少玻璃体液化牵拉。视网膜静脉阻塞需抗VEGF治疗预防并发症。
建议保持每日摄入深色蔬菜200克以上,其中菠菜、羽衣甘蓝富含叶黄素可增强视网膜抗氧化能力。每周食用深海鱼类2-3次补充omega-3脂肪酸,限制高糖高脂饮食以防血管病变。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尼古丁会降低视网膜血氧供应。用眼时保持环境光线均匀,阅读距离不低于30厘米,可配合热敷缓解视疲劳。出现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征兆时须立即平卧并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