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出现抽搐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记录发作情况、及时就医、完善检查等方式处理。抽搐可能由高热惊厥、癫痫、脑膜炎、低钙血症、脑外伤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将孩子置于平坦安全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清除口腔异物。避免强行按压肢体或塞入物品,观察嘴唇颜色和呼吸频率。持续抽搐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立即送医。
2、防止受伤移开周围尖锐物品,用软物保护头部。不要强行约束抽搐肢体,避免骨折风险。记录抽搐开始时间、持续时长及具体表现。发作后让孩子侧卧休息,检查有无外伤。发作期间禁止喂食喂水,防止窒息。
3、记录发作情况详细记录抽搐发作时间、持续时间、肢体表现和意识状态。用手机拍摄视频供医生参考,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记录近期有无头部外伤、疫苗接种或药物使用史。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4、及时就医首次发作或伴随高热、呕吐、意识障碍时需急诊处理。急诊医生可能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持续发作,并进行血常规、电解质检查。若怀疑中枢感染需腰椎穿刺,脑电图和头颅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癫痫或结构性病变。
5、完善检查根据初步检查结果可能需进一步做视频脑电图、基因检测或代谢筛查。高热惊厥患儿需控制体温,癫痫患者需长期服用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脑膜炎患者需静脉注射抗生素,低钙血症需补充葡萄糖酸钙。所有抽搐患儿均需定期神经科随访。
日常生活中家长需注意预防感染,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高热患儿应及时物理降温,癫痫患儿需遵医嘱规律用药。建议家中常备退热药和急救联系方式,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饮食注意均衡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食物。抽搐发作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逐步恢复正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