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术后眼睛发红可能由术后炎症反应、结膜充血、轻微出血、干眼症或感染等因素引起,通常可通过药物控制、人工泪液、冷敷等方式缓解。
1、炎症反应:
手术创伤会引发眼部正常生理性炎症,表现为结膜血管扩张充血。这种情况多在术后1周内逐渐消退,医生通常会开具非甾体类抗炎滴眼液如普拉洛芬或溴芬酸钠控制炎症。
2、结膜充血:
手术器械接触或切口操作可能导致球结膜下小血管破裂,形成片状出血灶。这种机械性充血通常2-3周自行吸收,期间避免揉眼可防止二次出血。
3、角膜水肿:
术中灌注液刺激或超声能量作用可能引起暂时性角膜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出现雾状混浊伴周边充血。使用高渗盐水滴眼液和角膜营养剂可促进恢复。
4、干眼加重:
手术破坏眼表神经及临时性眨眼减少会加剧原有干眼症状,表现为睑裂区充血。需长期使用无防腐剂人工泪液,严重者可考虑泪小点栓塞术。
5、感染征兆:
若红肿伴随分泌物增多、视力下降或剧烈疼痛,需警惕细菌性眼内炎等感染。这种情况需立即就医进行房水培养,并加强局部和全身抗生素治疗。
术后建议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污水入眼,睡眠时佩戴防护眼罩。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胡萝卜、菠菜和Omega-3脂肪酸深海鱼,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用眼每20分钟远眺放松,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若红肿持续超过1个月或出现闪光感、视野缺损等异常,需及时复查排除人工晶体移位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