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扭伤后一般需要7-14天可以走路,具体恢复时间与扭伤程度、治疗方式及个人体质有关。
轻度扭伤表现为局部轻微肿胀和疼痛,关节活动基本正常,通常7天内肿胀消退后可逐步恢复行走。此时建议佩戴弹性绷带或护踝保护,避免剧烈运动。中度扭伤伴随明显肿胀和淤青,关节活动受限,需10-14天恢复。需配合冰敷、抬高患肢及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重度扭伤可能出现韧带撕裂或骨折,需通过核磁共振明确损伤程度,恢复期可能延长至3-6周,需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康复期间应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渐进性负重训练,过早行走可能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恢复行走后建议选择平底鞋,避免凹凸不平路面,初期可使用拐杖分担体重。
扭伤后48小时内应严格遵循RICE原则,即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后期可通过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逐步增加踝关节活动度。若两周后仍无法承重或出现持续疼痛、关节变形,需及时复查排除隐匿性骨折。日常注意加强踝周肌肉锻炼,如提踵训练和平衡垫练习,有助于预防反复扭伤。饮食上可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软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