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咽腔狭窄导致的打呼噜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且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手术方式包括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激光辅助腭成形术和射频消融术等,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情况由医生评估。
1、咽腔狭窄与打呼噜的关系
咽腔狭窄是指咽喉部气道空间变窄,导致气流通过时受阻,引发振动,从而产生打呼噜声。常见原因包括肥胖、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或过长等。长期打呼噜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2、手术治疗的作用
手术治疗主要通过扩大咽腔空间,减少气流阻力,从而缓解打呼噜症状。
-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通过切除部分软腭、悬雍垂和扁桃体,扩大咽腔空间。适用于扁桃体肥大或软腭松弛的患者。
- 激光辅助腭成形术(LAUP):利用激光切除部分软腭组织,减少振动。适合轻度至中度咽腔狭窄患者。
- 射频消融术:通过射频能量缩小软腭或舌根组织,改善气道通畅度。创伤小,恢复快。
3、手术效果与注意事项
手术治疗对大多数咽腔狭窄引起的打呼噜效果显著,术后打呼噜声明显减轻或消失,睡眠质量显著提升。但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人,需由专业医生评估适应症。术后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以确保恢复效果。
4、非手术治疗辅助
对于不适合手术或希望尝试保守治疗的患者,可结合以下方法:
- 减重:肥胖是咽腔狭窄的常见原因,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减重,可有效缓解症状。
- 睡眠姿势调整:侧卧睡眠可减少舌根后坠,改善气道通畅度。
- 使用口腔矫治器:通过调整下颌位置,扩大咽腔空间,适合轻度患者。
咽腔狭窄导致的打呼噜通过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但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案。术后结合健康生活方式,可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