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怀孕期间血小板升高可能与妊娠期生理变化、血液浓缩或潜在疾病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妊娠期女性血容量增加,血液相对稀释,但部分孕妇可能出现血液浓缩现象,导致血小板计数升高;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疾病也可能引发血小板增多。针对轻度血小板升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水分摄入等方式改善;若血小板持续升高或伴随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或监测。
1、妊娠期生理变化:怀孕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血容量增加以适应胎儿发育需求。部分孕妇可能出现血液浓缩现象,导致血小板计数相对升高。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定期监测血常规即可。
2、血液浓缩:孕期由于体液分布改变或水分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血液浓缩,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建议孕妇每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不少于1.5-2升,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以促进血液循环。
3、潜在疾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或感染等疾病可能引发血小板增多。若血小板计数持续升高或伴随头痛、视力模糊、水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降糖药物如胰岛素或抗感染治疗。
4、饮食调整:孕妇可通过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铁的食物如橙子、菠菜、瘦肉改善血液状态,避免高脂肪、高盐饮食,减少血液黏稠度。
5、定期监测:孕妇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监测血小板计数变化。若血小板计数异常升高,医生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如骨髓穿刺以排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
怀孕期间血小板升高可能是生理现象,但也可能提示潜在疾病,孕妇需结合自身症状和检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母婴健康。若血小板计数持续升高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