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肝炎需通过抗病毒治疗、肝功能监测、营养支持和分娩方式调整等方式处理。该病可能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药物性肝损伤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因素引起。
1. 抗病毒治疗针对乙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可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变化。
2. 肝功能监测每周检测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出现黄疸或凝血功能异常时需立即住院治疗,警惕重症肝炎发生。
3. 营养支持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选择易消化食物,必要时静脉补充白蛋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4. 分娩管理根据肝功能情况选择分娩时机,重度肝炎建议剖宫产,新生儿需在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
妊娠期出现乏力、恶心等症状应及时筛查肝功,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保证充足休息,定期进行产科和感染科联合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