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侧卧防窒息、记录发作细节、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小儿惊厥通常由高热、电解质紊乱、癫痫、脑膜炎、低血糖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解开患儿衣领,清除口鼻分泌物,避免因呕吐物或唾液阻塞气道。可用软布包裹压舌板垫于上下磨牙间,防止舌咬伤,但不可强行撬开紧闭的牙关。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刺激加重抽搐。
2、防止受伤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患儿身下垫软垫,避免抽搐时碰撞硬物。不要强行按压肢体制止抽搐,可能导致骨折或肌肉损伤。家长需全程守护,观察有无面色青紫、呼吸暂停等危象。
3、侧卧防窒息将患儿调整为侧卧位,头部稍后仰,这种体位利于分泌物引流,减少误吸风险。抽搐期间禁止喂水或药物,可能引发呛咳。若发作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立即联系急救。
4、记录发作细节家长需记录抽搐开始时间、持续时间、肢体抽动形式全身性或局部性、有无意识丧失、眼球凝视方向等信息。这些细节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如热性惊厥多为全身强直阵挛,癫痫可能伴眼球偏斜。
5、及时就医首次发作或伴随高热不退、呕吐、精神萎靡时,应尽快就诊儿科或急诊科。医生可能建议血常规、脑电图、头颅CT等检查,排除脑炎、代谢性疾病等。若确诊热性惊厥,需积极控制体温,必要时使用地西泮栓剂预防复发。
惊厥发作停止后,患儿可能进入嗜睡状态,家长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日常需注意预防感染,发热时及时物理降温,补充足够水分。有惊厥史的儿童应避免过度疲劳,定期随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充足维生素B族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镁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