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得了湿疹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使用保湿剂、避免搔抓、遵医嘱用药、控制血糖等方式治疗。湿疹通常由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过敏反应、感染、血糖控制不佳、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肤清洁糖尿病患者皮肤抵抗力较弱,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刺激性清洁剂。清洗后轻轻拍干水分,避免用力擦拭导致皮肤破损。清洁可减少细菌滋生,降低感染风险,但过度清洗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加重湿疹症状。
2、使用保湿剂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医用保湿霜,如凡士林、尿素软膏等,每日涂抹2-3次,尤其在沐浴后立即使用。保湿剂能修复皮肤屏障,缓解干燥瘙痒。糖尿病患者皮肤更易干燥,保湿是基础护理,需长期坚持,避免使用含激素的护肤品。
3、避免搔抓搔抓会加重皮肤损伤,导致继发感染。可剪短指甲,夜间戴棉质手套。冷敷或轻拍患处可暂时缓解瘙痒。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慢,皮肤破损可能引发严重感染,需特别注意。若瘙痒剧烈,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
4、遵医嘱用药轻度湿疹可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抗炎药物。合并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严重者需口服泼尼松片或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糖尿病患者使用激素需谨慎,避免影响血糖,所有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控制血糖长期高血糖会损害皮肤微循环和神经功能,加重湿疹。需通过饮食控制、规律运动、监测血糖、按时服用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或注射胰岛素,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血糖稳定有助于湿疹恢复,减少复发概率。
糖尿病患者出现湿疹需加强日常护理,选择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接触羊毛、化纤等刺激性材质。饮食上减少高糖、辛辣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每周检查全身皮肤,发现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及时就医。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需特别注意足部护理,防止溃疡发生。血糖波动较大或湿疹反复发作时,建议到内分泌科和皮肤科联合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