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出现下肢水肿可通过中医药辨证施治,常用方法有利水渗湿、健脾补肾、活血化瘀、温阳化气等。水肿多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气滞血瘀等因素相关,需结合个体体质配伍用药。
1、利水渗湿茯苓、泽泻等利水药物可消除水肿,常配伍白术健脾。适用于舌苔白腻、按之凹陷的水湿型水肿,代表方剂如五苓散。
2、健脾补肾黄芪、党参配合山药可补益脾肾,改善水液代谢。针对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的脾肾两虚证,可选参苓白术散加减。
3、活血化瘀丹参、益母草能改善微循环,适用于伴随皮肤暗紫的瘀血型水肿。常与当归芍药散合用,须排除出血倾向。
4、温阳化气桂枝、附子可温通阳气,用于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的阳虚水肿。真武汤等方剂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过量。
中医药调理需持续监测血压,避免擅自停用降压药。低盐饮食配合赤小豆、冬瓜等利水食物,适度抬高下肢促进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