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癌症筛查主要包括宫颈癌筛查、子宫内膜癌筛查、卵巢癌筛查、乳腺癌筛查和外阴癌筛查五项内容。
1、宫颈癌筛查: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是宫颈癌筛查的核心项目。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通过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癌前病变。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可发现高危型病毒感染,这类病毒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3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3-5年进行一次联合筛查。
2、子宫内膜癌筛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能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异常增厚可能提示病变。对于高风险人群,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典型症状,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就医检查。
3、卵巢癌筛查:
经阴道超声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是卵巢癌筛查的主要方法。糖类抗原125检测对上皮性卵巢癌有一定提示作用,但特异性不高。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可考虑进行基因检测,评估遗传风险。
4、乳腺癌筛查:
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筛查的基础项目,能发现早期微小钙化灶。乳腺超声检查适合致密型乳腺组织的补充检查。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检查,高风险人群可提前开始筛查。
5、外阴癌筛查:
外阴视诊和触诊是外阴癌筛查的基本方法,医生通过观察外阴皮肤颜色、质地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异常。醋酸白试验可帮助识别早期外阴上皮内瘤变。长期外阴瘙痒或溃疡不愈者应提高警惕。
保持规律筛查习惯对预防妇科癌症至关重要。建议女性根据年龄和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筛查计划,20岁后开始定期妇科检查,40岁后增加乳腺筛查项目。日常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入新鲜蔬果,限制高脂高糖食物。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分泌物改变或盆腔不适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