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140μmol/L可能提示慢性肾脏病2期或3期,具体分期需结合肾小球滤过率、尿蛋白等指标综合评估。分期标准主要依据肾功能损伤程度、临床症状及并发症风险。
1、分期标准慢性肾脏病分为1-5期,2期肾小球滤过率60-89ml/min,3期降至30-59ml/min,肌酐值需结合年龄、性别等个体因素换算。
2、关键指标除肌酐外,需检测胱抑素C、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超声评估肾脏结构,必要时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3、临床意义2期以肾功能代偿为主,3期可能出现贫血、高血压等并发症,需警惕电解质紊乱及心血管事件风险。
4、干预措施限制蛋白质摄入量0.6-0.8g/kg/日,优选优质蛋白如蛋清、鱼肉,控制血压低于130/80mmHg,禁用肾毒性药物。
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2000ml,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出现水肿或尿量异常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