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发的尿毒症属于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表现,通常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肾小球高滤过、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导致,需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移植等方式干预。
1、血糖控制不佳长期高血糖损伤肾小球滤过膜,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需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药物控糖,并定期监测肾功能。
2、高血压未干预肾小球内压升高加速肾功能恶化,伴随头痛、视物模糊,可选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呋塞米等降压药物,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3、肾小球高滤过糖尿病早期肾小球代偿性超负荷工作,可能导致微量白蛋白尿,需使用ACEI类药物如卡托普利延缓进展,配合低蛋白饮食。
4、遗传易感性家族中若有糖尿病肾病病史,发病风险显著增加,建议定期筛查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早期发现异常。
患者需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及电解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