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抽搐失去意识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侧卧体位、记录发作时间和及时就医等方式急救。抽搐失去意识通常由癫痫发作、低血糖、脑卒中、高热惊厥和心脏骤停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清除患者口腔异物,如假牙或食物残渣。解开衣领和腰带,避免颈部受压影响呼吸。切勿强行撬开牙关或塞入硬物,以免造成牙齿损伤或误吸。
2、防止受伤:
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患者头部下方垫软物保护。避免强行按压抽搐肢体,可能引发骨折或肌肉拉伤。发作期间不要喂食喂水,防止窒息风险。
3、侧卧体位:
发作停止后将患者转为稳定侧卧位,利于口腔分泌物自然流出。检查呼吸和脉搏,如出现呼吸停止需立即实施心肺复苏。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或噪音刺激。
4、记录发作时间:
准确记录抽搐开始和结束时间,持续超过5分钟需紧急送医。观察发作时的具体表现,包括肢体抽动形式、眼球位置和面色变化等。这些信息对后续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5、及时就医:
首次发作患者必须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脑电图和头部影像学检查。反复发作需排查癫痫、代谢紊乱或脑部病变。心源性晕厥患者需接受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癫痫患者需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血药浓度。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高温天气注意及时补水降温。建议学习基础急救技能,家中常备急救药品。发作后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恢复期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补充含镁食物如坚果和深绿色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