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肾结石可能引起尿路感染,打掉结石后症状通常会缓解,但需结合治疗感染和预防复发。肾结石的形成与遗传、饮食、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而尿路感染则是结石堵塞尿路后细菌繁殖的结果。治疗需从清除结石、控制感染和调整生活习惯入手。
1、肾结石与尿路感染的关系
肾结石是尿路感染的常见诱因之一。结石堵塞尿路后,尿液滞留,细菌容易繁殖,导致感染。感染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肾盂肾炎等严重并发症。
2、清除结石的方法
清除结石是缓解尿路感染的关键。常见方法包括:
- 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可帮助排出小结石,柠檬酸钾可溶解尿酸结石。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结石,通过超声波将结石击碎后排出。
- 微创手术:如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或输尿管镜取石术(URS),适用于较大或复杂的结石。
3、控制尿路感染
清除结石后,需针对感染进行治疗:
- 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类等。
- 多饮水:增加尿量,帮助冲刷尿路,减少细菌滞留。
- 避免憋尿:及时排尿,减少细菌繁殖机会。
4、预防结石复发
调整生活习惯可降低结石复发风险:
- 饮食调整:减少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和高盐饮食,增加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
- 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3升,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形成。
- 定期检查:监测尿液pH值和结石成分,针对性调整饮食和药物。
肾结石引起的尿路感染在清除结石后症状通常会缓解,但需结合抗生素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预防结石复发是长期管理的关键,建议定期复查并遵循医生建议,避免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