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是指心脏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的危急病症。主要有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心脏瓣膜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诱因。
1、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脏收缩功能急剧下降。患者常出现剧烈胸痛、大汗淋漓、濒死感等症状。需立即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硝酸甘油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心肌细胞大面积坏死后易引发室壁瘤等并发症。
2、严重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恶性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射血分数骤降。患者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心电监护显示异常波形。紧急处理需使用胺碘酮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抗心律失常,必要时进行电复律或临时起搏器植入。
3、急性肺水肿左心衰竭时肺静脉压急剧升高,血浆成分渗入肺泡引发呼吸困难。典型表现为端坐呼吸、粉红色泡沫痰、双肺湿啰音。需立即给予呋塞米注射液利尿、硝酸异山梨酯喷雾扩张血管,配合无创通气改善氧合。液体负荷过重是常见诱因。
4、心脏瓣膜疾病主动脉瓣狭窄或二尖瓣腱索断裂等机械性梗阻,可导致心输出量锐减。听诊可闻及特征性杂音,超声心动图能明确诊断。急性期需使用硝普钠注射液降低后负荷,严重者需急诊瓣膜修复手术。长期未治疗的风湿热是常见基础病因。
5、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赘生物脱落引发栓塞或瓣膜穿孔,会突然加重心功能不全。患者多伴有持续发热、Osler结节等感染征象。治疗需静脉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万古霉素等抗生素,合并心力衰竭时需联用地高辛片强心。口腔感染和静脉药瘾是高风险因素。
急性心衰患者应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保持半卧位休息减少回心血量。建议配备家用指夹式血氧仪监测氧饱和度,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和寒冷刺激,遵医嘱规范服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药物。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加重,需立即心血管科急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