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疼痛可能由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骨髓炎、骨肿瘤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明确病因。
1. 骨质疏松钙质流失导致骨密度降低,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表现为腰背隐痛、身高缩短,可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确诊。治疗需补充钙剂、维生素D,药物可选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雷洛昔芬。
2. 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化引发相邻骨骼摩擦,多见于膝关节和脊柱。晨僵、活动后疼痛加重是典型症状。治疗包括减重锻炼,药物可用塞来昔布、双醋瑞因、玻璃酸钠注射液。
3. 骨髓炎细菌感染导致骨质破坏,常继发于外伤或败血症。伴随高热、局部红肿热痛,血培养和MRI可辅助诊断。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头孢曲松,严重者需手术清创。
4. 骨肿瘤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侵蚀骨组织,夜间痛、病理性骨折是危险信号。X线可见骨质破坏影,确诊需穿刺活检。治疗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放疗、靶向药或根治性手术。
建议避免过度负重活动,保证每日800mg钙摄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时应及时骨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