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尿路结石最常见的典型症状包括腰部绞痛、血尿、排尿异常、恶心呕吐以及发热寒战。
1、腰部绞痛:
结石移动刺激输尿管引发剧烈痉挛性疼痛,多表现为突发性单侧腰腹部刀割样痛,可向下腹及会阴放射。疼痛常因体位变动加剧,典型发作时患者辗转难安,伴随面色苍白、冷汗等症状。这种绞痛具有间歇性特点,可能随结石位置变化而缓解或加重。
2、血尿:
约90%患者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因结石摩擦尿路黏膜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所致。血尿程度与结石锐利度相关,多为洗肉水样或淡红色,常在剧烈活动后加重。部分患者需尿常规检查才能发现红细胞异常增多。
3、排尿异常:
结石阻塞尿路会引起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当结石位于输尿管膀胱开口处时,可能产生明显的里急后重感。双侧结石完全梗阻可能导致无尿,属于泌尿外科急症需立即处理。
4、恶心呕吐:
剧烈疼痛刺激腹腔神经丛引发迷走神经反射,约50%患者伴随消化道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表现。该症状易与急腹症混淆,需结合其他特征鉴别。
5、发热寒战:
合并尿路感染时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可达39℃以上,提示可能存在梗阻性脓肾。这类患者需警惕尿源性败血症,实验室检查常见白细胞计数升高及降钙素原异常。
日常应注意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减少浓茶、菠菜、动物内脏等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适度进行跳跃运动有助于细小结石排出,但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出现持续腰痛伴发热或肉眼血尿超过24小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超声或CT检查,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肾功能损伤。结石成分分析后可针对性调整饮食结构,预防复发。
胃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腹膜炎。
1、出血:
胃溃疡侵蚀血管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头晕、心悸等失血症状。需及时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2、穿孔:
溃疡深达胃壁全层时可发生穿孔,导致胃内容物进入腹腔。突发剧烈腹痛是典型表现,可能伴随板状腹等腹膜刺激征。需紧急手术修补穿孔部位。
3、幽门梗阻:
溃疡反复发作导致幽门部瘢痕形成,引起胃排空障碍。常见症状为餐后饱胀、呕吐宿食。可通过胃肠减压、内镜扩张或手术治疗。
4、癌变:
长期慢性胃溃疡可能发生恶变,多见于胃角及胃窦部。表现为疼痛规律改变、消瘦等症状。确诊需依靠病理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5、腹膜炎:
溃疡穿孔后继发细菌感染可导致弥漫性腹膜炎。表现为持续腹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需联合抗生素治疗和手术引流。
胃溃疡患者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面条等,少食多餐。可适当食用山药、南瓜等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的食材。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溃疡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征兆。出现持续腹痛、呕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