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疼可能由肌肉劳损、肩周炎、颈椎病、肩袖损伤、钙化性肌腱炎等原因引起。
1、肌肉劳损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使用肩部肌肉可能导致肌肉劳损。常见于伏案工作、搬运重物或重复性上肢运动后。表现为肩部酸胀、活动受限,局部按压时有明显疼痛感。可通过热敷、按摩及适当休息缓解症状,避免提拉重物。
2、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称为肩周炎,多发于50岁左右人群。典型症状为夜间痛醒、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梳头或系扣等动作困难。可能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因素有关,需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配合物理治疗。
3、颈椎病颈椎退行性病变压迫神经根时,可能引发放射性肩部疼痛。常伴有颈部僵硬、上肢麻木等症状,转头或低头时疼痛加剧。需通过颈椎牵引、颈部肌肉强化训练改善,严重者需考虑椎间盘减压手术。
4、肩袖损伤肩袖肌腱撕裂多由外伤或慢性磨损导致,表现为抬臂时疼痛、夜间侧卧痛明显。急性损伤可能出现突发无力感,慢性损伤者肩关节活动时有弹响。磁共振检查可明确损伤程度,部分患者需关节镜手术治疗。
5、钙化性肌腱炎肩部肌腱内钙盐沉积引发炎症反应,急性期可出现剧烈疼痛伴局部红肿。X线检查可见肌腱内高密度影,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可有效缓解症状。日常需避免肩关节过度负荷,适度进行钟摆运动维持关节活动度。
出现持续性肩痛时应避免自行推拿或盲目服用止痛药,建议记录疼痛发作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睡眠时可用枕头支撑患侧手臂减轻压力,急性期可冷敷48小时后改为热敷。长期伏案工作者建议每小时做肩部环绕运动,游泳和瑜伽有助于增强肩关节稳定性。若疼痛超过两周未缓解或出现手臂麻木、无力等症状,需及时至骨科或康复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