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降压药物、硫酸镁治疗、胎儿监测、终止妊娠等方式治疗。妊娠高血压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胎盘功能异常、遗传因素、营养缺乏、免疫调节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1、生活方式调整妊娠高血压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6克以内。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控制体重增长速度,孕中晚期每周增重不宜超过0.5公斤。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
2、降压药物拉贝洛尔可通过阻断α和β受体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对胎儿影响较小。硝苯地平控释片能选择性扩张外周小动脉,改善胎盘血流灌注。甲基多巴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降压平稳适合长期使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和胎儿发育情况。禁止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致畸药物。
3、硫酸镁治疗硫酸镁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通过拮抗钙离子扩张血管。治疗期间需监测膝反射、呼吸频率和尿量,防止镁中毒。维持血镁浓度在2-3.5mmol/L,持续用药至产后24小时。出现呼吸抑制需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硫酸镁治疗需配合严密的血压和胎心监护。
4、胎儿监测每周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通过脐动脉血流多普勒监测胎盘灌注功能。定期检测尿蛋白定量和肝功能指标。记录胎动变化,发现胎动减少需立即就医。孕34周后酌情进行胎儿肺成熟度检测。
5、终止妊娠对于重度子痫前期或出现胎盘早剥等并发症,需及时终止妊娠。孕周超过34周可考虑剖宫产结束妊娠。孕28-34周根据病情权衡胎儿存活率和母体风险。终止妊娠前需控制血压稳定并预防抽搐发作。产后仍需继续监测血压变化直至恢复正常。
妊娠高血压患者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食用鱼类、禽肉、豆制品等。增加富含钾镁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菠菜、西蓝花等。避免腌制食品和加工肉类,限制咖啡因摄入。每日记录血压和体重变化,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出现头痛、视物模糊、上腹痛等危险症状需立即就医。产后42天需进行血压复查和心血管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