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生理期需注意保暖、卫生、饮食调节、情绪管理和适度运动。主要有避免受凉、选择合格卫生用品、补充铁和蛋白质、缓解压力、避免剧烈运动等方面。
1、避免受凉生理期盆腔充血时受寒可能加重痛经,建议穿高腰衣物覆盖腹部,用暖水袋热敷下腹部,水温不超过50摄氏度。洗澡选择淋浴,水温保持38-40摄氏度,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空调房间需穿长袜避免足部受凉,室温建议维持在26摄氏度左右。
2、卫生用品选择每2-4小时更换卫生巾,经血量多时使用夜用加长型。棉条使用者需注意放置时间不超过8小时,避免中毒性休克综合征。选购具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经期最后几天可改用护垫。更换前后需清洁双手,防止病原体感染。
3、饮食调节增加动物肝脏、鸭血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适量食用温性食物如红枣、桂圆,避免生冷刺激食物引发胃肠痉挛。每日饮水保持在1500-2000毫升,可饮用红糖姜茶缓解不适,但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糖分摄入。
4、情绪管理激素变化易导致情绪波动,可通过正念冥想调节。每天进行10分钟腹式呼吸练习,保持每分钟6-8次深呼吸频率。与亲友倾诉或书写情绪日记,必要时咨询心理保证7-8小时睡眠,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
5、运动方式选择经期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倒立、跳跃等增加腹压的动作。运动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以下。游泳需使用卫生棉条并注意水质清洁,痛经严重时应暂停运动卧床休息。
生理期结束后建议进行妇科检查,包括超声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建立月经周期记录表,监测经期长度、经量及伴随症状。长期痛经或月经异常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日常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避免使用碱性洗液破坏菌群平衡。经期抵抗力下降期间减少公共场所活动,预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