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腹胀严重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镇痛治疗、胰酶抑制剂、抗生素等方式缓解。腹胀通常由胰液外渗刺激腹膜、肠道麻痹、腹腔积液、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
急性胰腺炎发作期需立即禁食,通过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胃肠减压能有效减少消化液分泌,降低胰酶激活风险,缓解肠道积气积液。持续负压吸引可减轻腹腔压力,改善腹胀症状,通常需维持3-5天直至肠鸣音恢复。
2、静脉补液:
大量静脉补液可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推荐使用乳酸林格液等晶体液,每日输液量需达到3000-4000毫升。补液治疗能改善胰腺微循环,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同时预防肾功能损害导致的腹胀加重。
3、镇痛治疗:
剧烈腹痛引发的反射性肠麻痹会加重腹胀,可选用盐酸哌替啶等镇痛药物。避免使用吗啡类制剂以防奥狄氏括约肌痉挛。镇痛治疗需配合腹部热敷、体位调整等物理方法,促进肠道蠕动功能恢复。
4、胰酶抑制剂: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能显著抑制胰酶分泌,减轻胰腺自身消化。常用药物包括奥曲肽、施他宁等,需持续静脉泵入5-7天。该治疗可减少胰周渗出,降低腹腔内压力,对坏死性胰腺炎引起的腹胀效果显著。
5、抗生素治疗:
继发感染导致的腹胀需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常见选择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或头孢三代联合甲硝唑。抗感染治疗可控制胰腺及腹腔感染,减少毒素吸收引起的肠麻痹。
急性胰腺炎恢复期应逐步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首选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蛋白高脂饮食刺激胰液分泌。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配合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蠕动。恢复期可适量饮用陈皮山楂水帮助理气消胀,但需严格禁酒。建议出院后3个月内定期复查淀粉酶及腹部超声,出现持续腹胀需警惕胰腺假性囊肿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