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治疗痛风的核心是降低尿酸水平,但并非唯一手段,同时需结合抗炎、改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措施。降尿酸药物、抗炎治疗、饮食调整和运动管理是主要方法。
1、降尿酸药物是痛风治疗的基础,常用药物包括别嘌呤醇、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别嘌呤醇通过抑制尿酸生成降低血尿酸水平,非布司他选择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苯溴马隆则促进尿酸排泄。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肾功能、尿酸生成类型等。
2、急性痛风发作时,抗炎治疗尤为重要。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可缓解疼痛和炎症,秋水仙碱适用于无法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用于严重病例。抗炎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长期使用。
3、饮食调整对痛风管理至关重要。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减少酒精摄入,特别是啤酒,增加低脂乳制品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多饮水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建议每日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
4、运动管理有助于控制体重和改善代谢。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诱发痛风发作。体重控制需循序渐进,避免快速减重导致尿酸波动。
5、长期管理需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时,需综合管理。患者教育有助于提高依从性,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治疗痛风需综合考虑降尿酸、抗炎、饮食和运动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随访和长期管理是控制痛风、预防复发的关键。通过药物、生活方式调整和患者教育的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