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是胆囊长期反复发炎的疾病,主要由胆囊结石、胆汁淤积、细菌感染、胆囊收缩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餐后腹胀等症状。
1、胆囊结石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淤积,可能引发炎症反复发作,常伴随胆绞痛、恶心呕吐。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消炎利胆片、头孢曲松等药物,严重者需胆囊切除手术。
2、胆汁淤积胆汁成分异常或排出不畅易形成化学性刺激,可能与高脂饮食、肥胖有关,症状包括持续性隐痛、脂肪泻。建议低脂饮食并配合茴三硫、腺苷蛋氨酸、苯巴比妥等利胆药物。
3、细菌感染肠道细菌逆行感染可导致胆囊黏膜慢性损伤,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表现为发热伴右上腹压痛。需根据药敏试验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抗生素。
4、胆囊功能障碍胆囊收缩力减弱使胆汁滞留,多与糖尿病、激素紊乱相关,典型症状为餐后饱胀感。可尝试硫酸镁溶液促进排空,配合匹维溴铵解痉,必要时行胆囊造瘘术。
慢性胆囊炎患者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规律进食并保持适度运动,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病情变化,急性发作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