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通常无法自主排尿,主要与肾功能衰竭、尿路梗阻、神经源性膀胱、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1、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过滤血液产生尿液,导致尿量减少或无尿。治疗需通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替代肾脏功能,必要时考虑肾移植。
2、尿路梗阻结石、肿瘤或前列腺增生可能导致尿路阻塞,影响排尿。解除梗阻需根据病因采用碎石术、导尿或手术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坦索罗辛、非那雄胺等。
3、神经源性膀胱糖尿病或脊髓损伤等疾病可能破坏膀胱神经调节,导致排尿功能障碍。治疗可采用间歇导尿配合甲钴胺、溴吡斯的明等神经营养药物。
4、药物副作用部分降压药、抗胆碱药可能抑制膀胱收缩功能。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使用新斯的明等药物拮抗副作用。
尿毒症患者应严格限制水分和蛋白质摄入,定期监测电解质平衡,所有治疗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