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治疗胃炎可以选择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和抗生素,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因和症状决定。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常见原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饮食不当等。
1、抑酸药是治疗胃炎的核心药物,能够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黏膜损伤。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雷贝拉唑,这些药物属于质子泵抑制剂,作用强且持久,适合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胃炎。对于轻度胃炎,也可以选择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或法莫替丁,作用相对温和。
2、胃黏膜保护剂能够形成保护膜,减少胃酸和消化酶对胃黏膜的刺激。常用药物包括硫糖铝、枸橼酸铋钾和米索前列醇。硫糖铝在胃内形成凝胶状物质,覆盖在受损黏膜表面;枸橼酸铋钾兼具抗菌和黏膜保护作用;米索前列醇则通过增加胃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来保护胃黏膜。
3、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抗生素是必要的治疗手段。常用方案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通常与抑酸药联合使用,疗程为7-14天。治疗期间需严格按照医嘱服药,避免耐药性产生。
4、除药物治疗外,饮食调理也很重要。建议少食多餐,避免辛辣、油腻和过冷过热的食物,减少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和新鲜蔬菜,有助于胃黏膜修复。
5、生活习惯的调整对胃炎治疗至关重要。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压力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戒烟戒酒,减少对胃黏膜的进一步损害。
治疗胃炎需根据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结合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胃镜等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