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婴儿返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炎症,常见于婴儿期。主要原因是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成熟、胃排空延迟或喂养不当。治疗方法包括调整喂养方式、药物治疗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
1、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婴儿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较弱,无法有效阻止胃内容物反流。这种情况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改善。建议采用少量多餐的喂养方式,避免一次性喂食过多,同时喂奶后保持婴儿直立姿势15-30分钟,减少反流发生。
2、胃排空延迟
部分婴儿胃排空较慢,导致食物滞留时间延长,增加反流风险。可以尝试调整奶量,避免过度喂养,同时选择易消化的配方奶粉。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应避免摄入过多油腻或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婴儿胃肠道的刺激。
3、喂养不当
喂养姿势不正确或奶嘴流速过快也可能导致返流性食管炎。建议采用半卧位喂养,确保奶嘴流速适中,避免婴儿吞咽过多空气。喂奶后轻拍婴儿背部帮助排气,减少胃内压力。
4、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较重的婴儿,医生可能会开具抗酸药物(如奥美拉唑)、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或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5、手术治疗
在极少数情况下,若药物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胃底折叠术。手术目的是增强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婴儿返流性食管炎虽然常见,但通过合理的喂养方式和必要的医疗干预,大多数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家长应密切观察婴儿的饮食和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就医咨询,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