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驼背可通过调整姿势、加强锻炼、使用支具、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老人驼背通常由骨质疏松、脊柱退行性变、肌肉萎缩、长期不良姿势、椎体压缩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调整姿势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有助于减轻脊柱压力。坐立时腰部应紧贴椅背,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弯腰。站立时收腹挺胸,双肩自然下垂,必要时可使用靠垫辅助支撑。日常避免提重物或突然扭转身体,减少脊柱负担。
2、加强锻炼适度运动能增强背部肌肉力量,延缓脊柱变形。推荐进行游泳、太极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可针对性做扩胸运动和背部伸展操,如猫式伸展、仰卧桥式等,每周3-5次,注意动作幅度需循序渐进。
3、使用支具医用矫形支具可提供外部支撑,适用于中度驼背。硬质胸腰骶矫形器能限制脊柱前倾,软质护腰可缓解肌肉疲劳。每日佩戴不超过8小时,夜间睡眠时需取下。需在康复科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型号,避免皮肤压疮。
4、药物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驼背需遵医嘱使用抗骨松药物。阿仑膦酸钠片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碳酸钙D3片补充骨骼基础营养,鲑鱼降钙素鼻喷剂调节钙代谢。伴有疼痛时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或塞来昔布胶囊,但需监测胃肠道反应。
5、手术治疗严重驼背伴神经压迫或椎体骨折时需考虑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通过骨水泥注入稳定骨折椎体,后路脊柱矫形术可矫正超过60度的畸形。术后需佩戴支具3-6个月,配合康复训练恢复脊柱功能。手术风险较高,需综合评估心肺功能。
老人日常应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或等效钙摄入,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选择硬板床睡眠,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每坐立1小时需起身活动5分钟,避免久坐加重脊柱负荷。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发现进行性驼背加剧应及时就诊骨科或康复科。冬季注意背部保暖,可配合红外线理疗仪缓解肌肉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