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可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两种类型,主要区别在于病程长短和症状表现。
1、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起病急骤,病程通常在1-2周内。主要表现为咽痛剧烈、吞咽困难,常伴有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查体可见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可能有脓性分泌物。多数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同时配合对症处理。
2、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病程超过3个月,症状相对较轻但反复发作。患者常诉咽部不适、异物感,可能伴有口臭。查体可见扁桃体表面不平、隐窝扩大,可能有脓栓形成。病因多为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导致。治疗包括增强免疫力、局部治疗,严重者需考虑手术切除。
3、症状差异:
急性发作时症状明显且严重,慢性期则以长期不适为主。急性期发热可达39℃以上,慢性期通常无发热或仅低热。急性期咽痛剧烈,慢性期多为隐痛或异物感。急性期扁桃体明显充血肿胀,慢性期则表现为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
4、治疗原则:
急性期需积极抗感染治疗,慢性期则以控制症状和预防复发为主。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慢性期可尝试盐水漱口、增强体质等措施。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特别是已影响生活质量或引发并发症时,建议手术切除。
5、并发症风险:
急性扁桃体炎可能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中耳炎等。慢性扁桃体炎长期存在可能成为感染灶,引发肾炎、风湿热等全身性疾病。儿童慢性扁桃体炎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睡眠呼吸暂停等问题。
日常护理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急性发作期应充分休息,多饮水。慢性期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避免空气干燥。戒烟限酒,减少对咽部黏膜的刺激。出现反复咽痛、长期低热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