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食道癌和食道炎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食道炎多由胃酸反流、感染或药物刺激引起,表现为胸痛、吞咽困难,治疗以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为主;食道癌则与长期炎症、吸烟、饮酒及遗传因素相关,症状包括进行性吞咽困难、体重下降,需手术、放疗或化疗干预。
1、病因不同:食道炎常见于胃酸反流、感染如真菌或病毒或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刺激,导致食道黏膜受损。食道癌的病因更为复杂,长期慢性炎症如反流性食道炎、吸烟、饮酒、肥胖及遗传因素均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2、症状差异:食道炎患者常出现胸骨后烧灼感、吞咽疼痛及反酸,症状多为间歇性。食道癌的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初期可能仅对固体食物感到不适,后期连液体也难以吞咽,伴随体重下降、乏力及贫血。
3、诊断方法:食道炎可通过内镜检查、食管pH监测及活检确诊。食道癌的诊断除内镜外,还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MRI及病理学分析,以明确肿瘤分期。
4、治疗方式:食道炎的治疗以药物为主,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及抗酸药,同时需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食道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早期发现可提高治愈率。
5、预防措施:预防食道炎需控制胃酸反流、避免过量饮酒及吸烟,减少药物对食道的刺激。预防食道癌则需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定期筛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长期反流性食道炎的高危人群。
食道癌和食道炎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早期识别和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若出现吞咽困难、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以降低疾病进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