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手足口病的人一般能与正常人接触,但需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传染。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通过密切接触、飞沫等途径传播。
护理期间接触者若无明显症状且严格遵循防护措施,通常不会造成病毒传播。接触前后需用肥皂水彻底清洁双手,避免共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物品,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物需单独消毒清洗。护理者应佩戴口罩,尤其处理患者粪便或呼吸道分泌物时,减少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概率。患者使用过的玩具、家具表面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保持环境通风。
若护理者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或手足皮疹等疑似感染症状,应立即停止接触健康人群并就医排查。免疫功能低下者、孕妇或婴幼儿等易感人群应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确需照料时可佩戴手套加强防护。患者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此时需格外注意隔离措施。
手足口病护理期间建议分餐进食,患者餐具煮沸消毒20分钟以上。接触者日常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观察自身健康状况。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后仍可能排毒2-4周,恢复期仍需保持基础防护。如周围出现聚集性病例,应及时向疾控部门报告并配合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