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否需要住院需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决定。轻微骨折通常无须住院,严重骨折或伴有并发症时需住院治疗。
闭合性骨折且无明显移位时,可通过石膏固定或支具外固定处理,定期门诊复查即可。这类患者通常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居家休养期间注意抬高患肢促进消肿,避免患处负重。若为儿童青枝骨折或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排除神经损伤后也可选择保守治疗。门诊治疗期间需观察肢体末梢血运、感觉及运动功能,防止固定过紧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时必须住院治疗。手术清创、骨折内固定能有效预防骨髓炎等感染风险。骨盆骨折、股骨颈骨折等特殊部位骨折常伴随失血性休克风险,住院监测可及时处理并发症。多发性骨折患者可能出现脂肪栓塞综合征,需住院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血气分析。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能获得更好的疼痛管理和康复指导。
骨折后应避免自行移动患肢,用夹板临时固定后尽快就医。住院患者需加强营养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无论是否住院,均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出现患肢肿胀加剧或发热等症状时及时返院检查。